课题报告的类型及基本结构:
结题报告一般分为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和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篇规范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
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一篇规范的结构完整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应该包括前署部分、正文部分和结尾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的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三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4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
(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课题实验”。